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国家卫计委2017版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2017-08-31

      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国家卫生计生委特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

     

      本规范所指的学校包括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托幼机构等

    1

      学校结核病常规预防控制措施


      学校结核病常规防控工作是预防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基础。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相应职责,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每年召开部门间沟通协调会,制定日常防控工作计划,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2

      学校结核病散发疫情的防控措施


      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共同做好结核病散发疫情的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疫情应对和处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各相关单位和机构应当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控制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和密切接触者筛查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蔓延。

    3


      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学校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现场调查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规定工作程序直接确定事件。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预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监督与管理


      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定期联合组织督导检查,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作为对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单位和个人责令改正,对报告不及时、疫情处置不力等原因造成疫情扩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理方案


      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肺结核病例,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与病例同一教学楼和宿舍楼楼层的师生;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判定,也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

      1、筛查方法

      15岁及以上的密切接触者  

      必须同时进行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X光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感染者和肺结核患者。  


      15岁以下的密切接触者

      应当先进行肺结核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以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开展胸部X光片检查。

      2、筛查后处理

      ★1. 对筛查发现的疑似肺结核患者转到属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


      ★2. 对密切接触者,要加强卫生宣教和随访观察。随访观察期间一旦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3. 对筛查发现的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并且排除活动性肺结核,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干预。

      3、肺结核8个小知识

      ♢1.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3.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 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给他人;

      ♢6.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之后,应主动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岗;

      ♢7. 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8. 保证充分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据国家卫计委报道 / 编辑:波涛

    最新!医改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 返回列表 国家卫计委关于2016年统计公报...

    尊龙凯时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