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这种消化酶的前体物质,分为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 II)。PG I是由胃底腺产生,是血循环中占主导地位的胃蛋白酶原。而PGII产生于胃底腺、贲门腺 ,幽门腺和布伦纳氏腺。当胃底腺粘膜萎缩时,PG I / PG II(I / II)的比值降低。
萎缩性胃炎是很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在癌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过程中,胃蛋白酶原I随胃主细胞明显减少二减少,同时幽门腺的增多,从而使PGI / PGII的比值不断减少。因此,PGI / PGII的比值可作为胃底腺粘膜是否萎缩的分析指标。联合分析PGI和PGI/PGII的比值,使用免疫学PG I和PG II的测试方法可适用于大规模筛查胃底腺粘膜疾病。PG I≤70.0 ng/mL, PG I / PG II ≤ 3 被认为具有临床意义,提示存在萎缩性胃炎的可能,需进行内镜检查,提高胃癌的检出效率。
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并可反映对胃部疾病的发展历程,是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良好的初筛指标和治疗监控指标。
(部分内容来源于检验视界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