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医院从事检验工作快五个年头了,回想起自己刚开始上班时,抱怨过工资待遇低,抱怨过工作地位不受尊重,抱怨过工作没成就,时时对检验这份工作打心底里产生了动摇。许多时候,在医院呆久了便见惯了生死病痛,会逐渐麻木。而事实麻木的是脸,是表情,不会再那么容易的就唏嘘感叹。实际内心却比任何职业都要脆弱和彷徨。曾经身边有很多人后悔选错医学检验这个专业。大学有,工作中也有。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内心不够强大时,外界的这些评价的确让自己产生了困扰,一笑带过的回应并不能掩盖住我内心的起伏,我常常在想我是不是选错了职业?
可如今的我已没有了刚开始的浮躁与彷徨,心里更多的是热爱与坚持。这份改变源于那次陪孩子住院经历的一件小事。
我的孩子因特发性疾病住院,那时认识了临床的孩子辉辉,虽然只有五岁,却特别懂事,性格活泼开朗,是病房里的开心果。刚开始我并不知道他是什么病,只是看他每天要吃很多药,输液要输几天几夜。后来才知道他在半年前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是他第二次住院做化疗了。在我们出院那天,辉辉要去做腰穿和骨穿,我问辉辉害怕吗,疼吗。辉辉笑着说会有一点疼,但是他不害怕,因为他已经做过很多次了。
穿刺室在我们病房对面,刚开始我听见辉辉在里面嚎嚎大哭,后来哭声渐渐变弱,听不见哭声了。我不知道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听着他一阵一阵的哭声,我心疼这个孩子。我知道辉辉是个坚强乐观的孩子,成人都难以忍受的治疗过程他咬牙坚持,正因为这样,听着他的哭声我心里越发难受,时间好像走的特别慢,似乎过了好久好久辉辉都没有出来,终于他的妈妈抱着他出来了。我问他的妈妈,为什么穿刺会这么久,他妈妈说,辉辉的骨髓已经开始纤维化了,不太容易抽,刚开始那个大夫抽了三次没有抽出来,又换了一个大夫才抽出来,辉辉在里面疼的昏迷过去了。看着他带着满脸泪水昏迷的脸庞,想到刚才他那歇斯底里的哭喊,我鼻子一酸也落下泪,这孩子真是太可怜了。然而没过多久,护士又来通知辉辉,说刚才抽的标本不合格被检验科退回来了,还要再抽一次,这回他的妈妈彻底崩溃了。我能理解和感受到他妈妈的心情,同时我作为一名检验者我也知道不合格的标本没有检测意义,我帮不上任何忙,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孩子能够战胜病魔,减少疾病和治愈的痛苦。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平时工作中最不喜欢的就是胸腹水常规了,手工操作做起来很麻烦而且收费还特别低。那次经历以后,我意识到了我的工作的重要性,薄薄的一张检验报告,承载了患者和家属太多的信任和期待,承载了太多生命的厚度和强度,所以我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标本每一分报告。身为一个检验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并且把理论和临床联系起来,这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出具所有报告,也许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但这背后,却是一个个正忍受着疾病煎熬的生命。我们只要多细心一点,也许就能让病人解脱病痛的折磨。我越来越爱我的工作,我知道平凡的岗位,只要用心工作一样可以书写精彩的人生。
还记得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既神圣,又质朴。“去治愈”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积累。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安慰也是医学的一种责任,它饱含着深深的情感,决不能敷衍了事。给病人以安慰,其意义大大超过了“治愈”。技术之外,医生常常要用温情去帮助病人。
当我们长时间工作感到痛苦时,想想病人比我们更痛苦;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想一想病人正在受苦,我们要把快乐的心转成帮助他人的善心;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
用心工作,会让自己内心豁达,体会到用心工作的温暖,只要用心就会赢取别人的尊重;从心做起,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换来病患阳光般的微笑,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服务患者,从我做起,关爱病人,从心开始。
谷军星,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检验科,来源:检验医学